(感謝延平中學:朱偉綸同學;東山高中:朱偉珊同學操作)
實驗原理:用氫氧化鈉破壞葉肉細胞的細胞膜,再除去葉肉細胞。
實驗器材:
葉片、燒杯、加熱器、鑷子、手套 、舊牙刷、氫氧化鈉
實驗步驟:
1. 配製 5% 的氫氧化鈉水溶液
取5克氫氧化鈉,再加入95克的水,使氫氧化鈉溶解。
此過程因為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,請戴手套。
2. 處理葉片
2.1 收集喜歡的葉子,洗乾淨。 (根據他人經驗,比較厚的葉子效果較佳,可做實驗。PS請多撿一點,容易失敗)(可要求學生知道葉子的名字)
2.2 將葉子泡入氫氧化鈉水溶液中,加熱至沸騰。
(也有不加熱,直接泡的,估計加熱可縮短時間。)
(請勿太高溫,因為此時產生的蒸汽為為鹼性氣體。且可避免突沸現象)
2.3 帶樹葉被腐蝕後,將葉子夾起。先放入清水。(降低氫氧 化鈉濃度,避免受傷)
2.4 使用廢棄牙刷刷表面,使葉肉完全消除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實際操作過程
因為做實驗不只是要讓學生練習操作
另外也讓學生了解控制組、實驗組的差異
因此我要求學生以上述方式作為控制組
另外想對照組的條件
標號1. 5% 氫氧化鈉 (控制組)
標號2. 10% 氫氧化鈉
標號3. 10%氫氧化鈉,溶劑改酒精
標號4. 5% 雙氧水
標號5. 5% 雙氧水,10% 氫氧化鈉(標號5請勿操作!!!)
今天的葉子主角! |
計算濃度,設計對照組 |
配置氫氧化鈉溶液時,一開始會呈白色。 |
經過五分鐘後,溶液變為無色。觀察到溫度變化,為放熱反應。 |
小心翼翼的將葉片至於燒杯內 |
標號一與編號二 |
加熱,上為標號二,下為編號一 |
我們大約做了四十分鐘才終止反應
兩杯看起來無顯著差異 |
夾起來後用清水沖洗 |
用牙刷處理葉肉 |
再用牙刷處理葉肉的過程中
我們發現倒入一些酒精會比較好處理葉肉
雖然時間差異不大
但是標號一與標號二的成品
兩者最大的差別
在於用較高濃度的氫氧化鈉
做出來的成品顏色較淡
較接近透明
但因為照相拍不出差異
因此不做比較
接下來因為時間關係
做標號3與編號5
標號3. 10%氫氧化鈉,溶劑改酒精
標號5. 5% 雙氧水,10% 氫氧化鈉(標號5請勿操作!!!)
做編號3的時候,因為氫氧化鈉不能溶於95%酒精,因此除了200mL酒精,另外加了約50mL水
標號5請勿操作!!!
當將兩者混合,會快速產生大量白色泡沫,且發出惡臭味!!!具有危險性!!!
因此我們只進行標號3. 發現整體反應速率加速,大約17分鐘就可以拿出來了。且刮葉肉的時候,較為輕鬆,整片葉脈幾乎可以以透明方式呈現!!
最後實驗結果大車拼!!!
5 % 氫氧化鈉 綠色殘留較嚴重 |
10 % 氫氧化鈉 顏色較淡 |
10% 氫氧化鈉 (溶劑為酒精) |
最後的結果可看出10% 氫氧化鈉(溶劑為酒精),效果最佳!!!
推薦大家使用
真心不騙!!!不服來辯!!!
我的粉專:黑熊老師的宅宅窩
~~我的家教班熱烈招生中喔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